世界上第一幅绘画描绘着远古人类狩猎的场景,一些简单的符号记录着先民们上千年的生活,人们把欲望、敬畏都用这些符号表达出来,中国最早的文字也是如此。我们的祖先将这些符号汇聚成一个标准的系统,便是文字。而这些文字最初的目的就是在描述、记录一个个故事,一个个场景,一个个“相”,插图就如同文字的高速迭代一样,通过图像的方式去补充与约束内心“相”的形成,使之达成某种世俗的标准。而古本小说插图可以被视为充满大众认知符号的集合——“相”,为了使同学们了解古人的“相”,图书馆举办了书藏百“相”——明清古籍小说插图艺术展。
此次展览主要介绍明清两朝的古本小说木刻版画插图,重点在明代小说木刻版画插图,旨在展示古本小说插图的发展历程,分为五个部分:何以为“相”、探“相”于书、流“派”纷呈、“文”趣使然、别开生“面”。
书与画的关系一直是中国绘画理论中的焦点,在文字数量匮乏的时期,图像成为描述神秘或无法形容的事物的重要工具。第一幅将文字和绘画结合的作品的出现,便引发了图与文关系的问题。简而言之,要么是文为图补充,要么是图为文补充。例如在汉代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人们惊奇地发现了如今广泛使用的上图下文的插图形式。
帛书《天文气象杂占》出土于马王堆三号墓,出土时碎成几十片,经恢复长约一百五十厘米,宽约四十八厘米的整幅帛书。从形式上看,帛书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图文并茂,占帛书的绝大部分篇幅。
明成化年间北京永顺堂刊刻的《说唱词话本》弥补元代全相平话本与万历后明清小说插图的空白处。所谓的说唱词话本,有些类似于唐代经书中的“变文”与“变相”,不过此时“变文”更加丰富,形式也不仅仅有吟诵,还有吟唱。那么宋元小说又是如何从人物与场景两大角度来解析插图来完成情节叙事的呢?
比如战斗场景,《张国舅与石郎交战》与《尉迟恭鞭打葛苏文》都采用了同一画面,不同时空,强调战斗场面的方式。在《张国舅与石郎交战》中,画面用一条云兽来隔绝空间,从而使原来支援的士卒也出现在画面之中。云兽头部的位置也在强调主人公石郎驸马的身份,同时也暗示这场起义的正常性。
古本小说版画发展至清代,清王朝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采取了极为专制的文化政策,焚书、禁书,不遗余力。满清的“文治”政策使得清代早中期的小说、戏曲类的文学书籍遭到了严重的打击。尽管如此,清代还是有一些值得称道的作品留存于世。
光绪七年的桐荫馆刊本《三国画像》是晚清木刻人物绣像版画中较为优秀的作品,由潘锦摹写,冯廉刻图。此本绘《三国》人物百余人,潘锦题记称:“自春历夏至秋,每人皆数易稿而成。”可见不易。工诗词,山水人物俱佳。从刊本来看,虽无场景布置,但人物神态自然,线条劲利,刚柔相济,繁简得中,气脉通连。潘锦此作,可见晚清人物绣像插图已极为成熟。
此次展览并没有选择明清时代的绘本插图,而是选择了木刻版画插图,原因不仅仅是木刻版画插图是中国古本小说插图的主体,更希望观者能够舍弃色彩,关注中国古本小说木刻版画插图的纯粹与坚毅。
主题:书藏百“相”——明清古籍小说插图艺术展
时间:2023年11月5日——12月31日
地点:图书馆三楼展厅
内容:此次展览主要介绍明清两朝的古本小说木刻版画插图,重点在明代小说木刻版画插图。旨在展示古本小说插图的发展历程,分为五个部分:何以为“相”、探“相”于书、流“派”纷呈、“文”趣使然、别开生“面”。本次展览通过探究古本小说插图生产大众符号的过程,带领观者重新了解古本小说插图不同阶段的特点。